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观点

正确认识ICO的法律风险

2017年09月08日 14:55
T中
ICO所募集的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可以被视为“社会资金”范畴,在司法实践中视作“公众存款”。虚构ICO项目,纳入非法集资的范畴,有充分法律依据

  【财新网】(专栏作家 邓建鹏)今年以来,国内以ICO(ICO英文简称Initial Coin Offering)模式,通过首次代币发行,进行区块链项目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早期投资者通过向项目发起人支付比特币或以太币等主流虚拟货币,以获得项目发起方基于区块链技术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代币,并期待代币将来在交易机构交易后,价格升值带来巨大潜在收益。ICO原本为正规的区块链创业项目融资带来巨大的便利。

  在2016年以前,中国的ICO尚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内,投资人主要是理解区块链技术的专业人士。但自2017年年初以来,由于ICO融资的便利,许多骗子混进来。ICO的融资对象在中国开始由小众渗透至大众市场,大量完全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完全不了解区块链技术的散户型投资者蜂拥而至,幻想一夜暴富。据笔者向区块链专业人士调研,当前高达90%以上的ICO项目涉嫌欺诈,少部分项目虽与欺诈无关,却因早期融资失败,而转向ICO。这两种类型的项目,风险均非常高。因此,ICO已经由助力区块链初创企业融资的高效工具,化身为大量骗子非法集资的手段。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正确认识ICO的法律风险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正确认识ICO的法律风险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刘明晖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特朗普在日美首轮谈判亲自下场 双方争取90天内谈妥

2025年04月17日

法眼|大同订婚强奸案维持原判 性同意的边界何在

2025年04月17日

从在职大学到EMBA 61岁杨小伟被查

2025年04月17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5日

原海通证券投行多名保代失联 因何再引风波

2025年04月17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