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货币基金三辩(2):为什么货币基金不是银行

2017年09月07日 10:04
T中
货币基金不是银行,活期存款也不是衡量融资成本的最佳尺度。货币基金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代表的并不是融资成本的提高或者监管套利,而是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进步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龙)货币基金的发展没有带来社会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表面上看,这个现象令人疑惑。货币基金高比例持仓银行存款和银行存单并非中国特例,以美国最大的摩根大通机构货币基金为例,在2017年6月底,其28%投放给银行存款,44%投放给银行存单,合计72%提供给银行。这样引发了两个问题:既然货币基金的回报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为什么这不会带来融资成本的提高呢?为什么货币基金不直接是银行的一部分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理解货币基金区别于银行的逻辑。银行的一个核心目的是提供风险性贷款,其资产组合杠杆高(往往十倍的杠杆)、期限长(从即时到几十年的贷款)、流动性差(很多资产缺乏流动性)、集中度高(为很多大企业、项目提供贷款)、不透明(银行不需要披露投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两端兼具杠杆、金额、期限、风险、流动性等各种错配。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邱祺璞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