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消费金融:为什么没牌照的干得更好

2016年09月26日 14:34
T中
对于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当前应积极寻找与更多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相结合的模式和机会;对于“编外”消费金融公司,要把积累和打造风控和资金实力作为核心

  【财新网】(作者 邹纯)9月19日,银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由哈尔滨银行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当前消费金融这个概念热得发烫,这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消费金融不仅被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点名要鼓励发展,而且被认为是P2P网贷平台在监管法规落地后重要的转型去向。

  消费金融,大家普遍认为的风口,其市场准入牌照自然十分诱人。按照银监会2013年颁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参与同业拆借,甚至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资金,并以金融企业普遍采用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加以监管(要求一般不低于10%),能获得更大规模、更低成本的经营资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白条”、“花呗”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消费金融产品并没有消费金融的牌照,而目前持有这块牌照的17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却落到了后面。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王永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特稿|为何换表后费用大涨?智能燃气表背后的“秘密”

范一飞案一审开庭 受贿3.86亿元

上海两大国资投资平台合并重组 总资产超1300亿元

台积电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预计2024年AI服务器芯片营收至少翻倍

经济学家胡必亮逝世,终年62岁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