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健康险:做“大”还是做“小”

2015年07月09日 16:04
T中
中国未来进入专业健康险的公司必须要考虑保险和其他板块如何平衡及互动,在现行体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进入民营医疗产业将是一个长期的布局

  【财新网】(专栏作家 赵衡)自去年开始,险企布局专业健康险开始加速,市场一直维持只有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多年之后,终于在去年开始又有新公司获得健康险专业牌照,太保、复星、阳光、国寿均开始布局。然而,中国医疗市场的特殊性使得专业的医疗保险在费用控制方面始终是难题,未来险企进入这一领域或许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否只做健康险?单纯靠此是否可以支撑得起一个产业?

  中国的商业保险占整体医疗支出的比例不到3%,非常不成熟。除了缺乏成熟的税收优惠体系,更重要的原因是保险公司无法干预就医过程。公立医院是绝对主导的服务方,而且力量强大,尤其是三级医院,有患者数量和医生资源上的绝对优势。保险公司缺乏会员量的优势,无法和公立医院去议价,也没有办法和医院进行有效的数据互通,严密跟踪和管理整个就医流程。在这样的体系下,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被动理赔,对治疗方案、产品选择、医生的决策都无法做出干预。再加上中国医生的服务价值被严重低估,扭曲了医生的决策。因此,无论是医保还是商业支付方,在这样价格畸形的体系下,都无法避免医生的决定不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邵超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马斯克“意外”访华 会推动FSD落地吗?(附视频)

车展观察|“红情绿意”触动中国车企流量焦虑

北京物流仓储租金多年来首次下降 不同区域现分化

重庆燃气调查发现多计收337.9万元 多地开展“三表”督查

雪松泡沫破了|编辑荐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