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的“妙”与“险”

2014年11月25日 14:58
T中
把鼓励海外投资的政策和强化市场竞争的政策结合起来。让最有竞争效率的企业去获得承载资本输出的功能

  【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少卿)近日,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传闻一度沸沸扬扬,颇为吸人眼球。 据说,该战略的核心构想是,通过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国内的过剩资本向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输出,在这些国家投资港口、公路、铁路,以此达到拉动国内出口,消耗国内过剩产能,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提高亚洲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多方位目标。

  这个传闻确实是空穴来风。 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人指出,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增长压力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创建这一银行还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两个过剩”问题,即外汇储备过剩和生产能力过剩。在11月8日的APEC峰会讲话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强亚洲互联互通提出五点建议,并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联想到去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此后,他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倡议被称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显然,亚投行、“丝路基金”将是中国具体落实这一战略,对接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和基础设施规划的载体。

责任编辑:杜珂
版面编辑:王影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