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画说金融史(22)

2013年10月11日 17:30
T中
只有金融创业的投资家,没有国家政府力量作后盾,中国就没有产生现代金融机构的土壤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弘)从康熙未年到二十世纪初年,是中国传统金融转型的200年。这其中也曾出现过繁荣的小高潮,但整个过程是传统金融在银本位或复本位里面的挣扎,它最终摆脱银钱束缚之时,即是自我衰亡之日。

  清代的金融体系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的遗产,包括钱币发行与信用机构,并使这些旧制度获得了百年多的新生命。对照着英国金融制度的演进,大清金融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货币的形式与使用分散多元,第二就是信用机构规模小数量多且业务简单。

  乍一听这两个评价有些负面,其实不尽然。中外历史学家还原了清初的情景,证明至少到1850年(甚至有说到1895年),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并未构成对交易正常活动的束缚,它吻合了幅员辽阔的中国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地区性、农耕性,以及自由性经营与自我管理的特点。

图1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曾佳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中法欧三方领导人会晤 习近平指中欧应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五一”国内旅游人次较疫情前增三成 “旅游下沉”加速

郭文贵办公室主任认罪 承认电汇欺诈和洗钱

郭文贵的底牌|特稿精选

中海油气电集团原董事长齐美胜被查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